虛擬實境(VR)眼鏡的應用相當廣泛,舉凡娛樂、醫療、軍事、教育、房產等都能與它息息相關,其中消費者最想知道的不外乎遊戲和電影兩個部分,硬大曾實際體驗過過幾款不同設計概念的 VR 產品,包括 HTC Vive、Gear VR 與 Google Cardboard,雖然三者在設計上有些區隔,但頭戴式 VR 眼鏡在配戴上體驗差異並不大。從最近剛結束的 2016世界新車車展的展場中發現 Luxgen、Toyota 已正式將 VR 納入行銷的一環,相信這塊市場很快就會被更多廠商注意到,這篇文章首先針對「用 VR 眼鏡看電影」分享個人體驗心得與見解。
虛擬實境:看得到卻摸不到的世界
所謂虛擬實境就是透過全景畫面搭配裝置上的感測器,讓配戴者在轉頭時同步改變畫面視角以達到沉浸式的逼真效果,配合聲音、移動定位與手部控制器等外部裝置發生更多可能的應用,但就目前技術只能做到視覺、聽覺與基本的控制。
電影身歷其境的必要與多餘
對 VR 電影來說,使用者戴上 VR 眼鏡後就能沉浸在虛擬世界中,感覺起來像是釋放了傳統電影畫面的侷限,頗為新鮮,但是看了一會後發現轉頭觀看其他地方是多餘的,因為劇情的發展很少跟周遭的人、物產生互動,而且當我們被周遭環境吸引時反而容易忽略劇情的發展,簡單來說可能會導致分心,不能專注地欣賞作品。
需要更豐富的環繞聲道
目前透過手機螢幕衍生出的 VR 眼鏡聲音仍然從手機發出,但隨著視角的轉動,電影的聲音方位若沒有對應變化就會讓配戴者在體驗上少了聽覺的真實感,雖然目前鮮少產品講究聲道的臨場感,但對虛擬實境而言,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影片長度與運鏡手法影響舒適
觀看 VR 電影時,配戴者會依據影片各種運鏡方式不斷地轉頭看畫面,比起傳統銀幕的靜態方式需要更多空間讓配戴者活動,當頻繁的轉動頭來觀看畫面時,大概 10 分鐘左右就會開始感到脖子痠,因此 VR 電影的運鏡手法和影片長度勢必要考量舒適的問題,否則再好的作品都敵不過”不舒服”。
藍光對眼睛是一大隱憂
說到螢幕藍光很多人都會擔憂,那麼一個 VR 眼鏡在眼前幾公分的距離持續發亮難道不怕嗎?這個問題確實是很多人擔心,不論是 VR 眼鏡內建螢幕或是透過手機螢幕產生畫面,藍光的問題要更加留意。
近視族群可能是犧牲者
近視的人只要醒著都得配戴眼鏡才能清楚的看到各種物體,VR 眼鏡因為設計上的種種考量不一定每款都能戴著眼鏡使用,如果沒有對應的設計,近視族群將無緣使用該款 VR 眼鏡,相當於限制產品市場。(註:台灣18歲下近視率達85%,來源)
總結
VR 裝置雖然已經日趨普及,在中國淘寶上甚至用 99 人民幣就能買到 VR 眼鏡,觀看載具基本上已經不是大問題,能看什麼內容、怎麼看才是虛擬實境電影呈現給使用者的新挑戰。
就目前普遍對電影的認知,影片時長要上數小時才能醞釀與鋪陳劇情,但很顯然的,戴上 VR 眼鏡後很難持續看這麼久,一來配戴眼鏡會有舒適度的問題,二來近距離看螢幕會影響眼睛健康,而且不斷的轉頭看電影也不是件輕鬆事,想要舒舒服服的看完一部電影似乎不容易。
根據了解,目前國內外已經有許多廠商投入虛擬實境電影的製作,但拍攝器材和導演思維都還沒到位,未來會如何發展沒人說得準,有沒有機會取代目前的二維電影,專家認為兩者應該會以並行方式存在,提供多種選擇而不互相取代,追光動畫聯合創始人袁野表示:「電影讓大家更多的做夢,VR給更真實,更存在的感覺」。
目前正逢美國 CES 展期, HTC 已於稍早發布 HTC VIVE Pre,其他廠商如 Sony、Samsung、Oculus、LeTV 等將陸續發表相關產品,虛擬實境平台也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在適當時機推出,期望這個小小的裝置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大大的改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