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網路社群時代,無論使用哪個社群平台,因為上面記錄著每個人的生活點滴,網路隱私權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
前幾天因為國外媒體爆料康橋分析 (Cambridge Analytica) 曾將大量 Facebook 上「個資」洩漏給第三方公司操控網路口碑並影響選情,加上 Facebook 官方在事發後迅速刪除其相關帳號,在國外甚至發起了大規模抗議及刪除 Facebook 帳號 (#deletefacebook) 的網路運動。
在談論這件事情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個資」。好手過去曾經討論過個資法相關議題,在台灣法律上對個資的認定是: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該個人之資料,也就是泛指姓名、電話、出生年月等資料。
但,這些資料真的值錢嗎?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只需要花個 300~1000 元參加一場特定主題的活動,在現場和會眾「友善交換」名片,就可以簡單獲得許多「個資」,包含姓名、電話、工作單位、部門甚至職級 (可推算薪資) ,且得來不費功夫。而事實上,坊間有許多免費的講座即是用這樣的方式收集名單。
不過這些資料只能呈現出一個人的外在條件,頂多可推算薪資範圍,在行銷上能被使用的範圍有限,且更新頻率不高 (除非後續有持續互動),很容易成為過時的無效資料。
在數位行銷和人工智慧的時代,由人工輸入的個資價值已經相對低落,因為社群網站/APP 可以很容易地透過你的行為來識別你的特性,例如:
- 當你在買嬰兒用品,他會認為你可能是孕婦/新手爸爸
- 當你在看手機評測文,他會認為你可能想要買手機
- 當你 PO 了好幾篇讚賞某個候選人的貼文,他可以猜你的政治傾向
- 當妳在看女性用品,他會認為妳可能是女生
- 當你一直在某學校出現,他會認為你可能是該校的學生/教職員
- 當你一直關注某個女生貼文,他會認為你可能喜歡她
在人工智慧的機制下,系統可以很快速透過你的行為分析出你個人的特性而不需要你輸入任何資料。而這個機制所分析出來的個人特性,就是我們所說的「數位人格」。
掌握了數位人格,就有如算命高手掌握了你的生辰八字、出生地等資訊,何時有血光、何時有偏財、有無望夫命…等資訊 (PS: 單純舉例,請勿迷信)。
再回頭談這次的事件,有部分媒體認為 Facebook 應該對「洩漏個資」這件事情負起責任,其實這也是錯誤的。
1. 資料並非 Facebook 外洩,而是自己同意授權
根據系統規範,應用程式在獲得個人資料之前都要獲得帳號所有人的同意授權,開發商才能從 Facebook 伺服器下載你的各種資料。也就是說這些資料都是你按下【同意授權】後流出的。
當然,這些開發商也是看準多數使用者對授權警覺性很低,才會如此大開口要求資料。
2. 「數位人格」不一定等於「個資」
數位人格可以很鉅細靡遺的描述每一個人,但卻不一定需要真的知道「你是誰」。在這樣的系統中,每一個人可能都只是一個代號,而且完全不需要與任何傳統定義的「個資」掛勾。
換句話說:「我不需要你是誰,但我只要知道怎麼找到你就好了」
因此即便是資料全部外洩,可能最後在法律上也無法因為「洩漏個資」而被判罰定罪。
最後,再來談談網路上的那些心理測驗、小遊戲吧!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證據,但因為社群網站的性質,有些特殊的行為偏好不會出現在社群網站上,心理測驗正好可以補足社群網站上蒐集不到的資訊。只要透過巧妙的問卷設計,就可以讓你一五一十全招出來。
都這麼說了,你還敢玩網路上的問卷嗎?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