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和朋友看著電視,新聞裡報導著一位人物因為兩夜操勞而頭髮變白,當下我朋友說,好可憐啊,太可怕了(頭髮變白這件事情)。但是我當下默不作聲,朋友於是問我有什麼感覺,我回答說:
「這則新聞有問題,頭髮變白的原因說是兩夜操勞有科學根據嗎?拿這名人物年輕時和現在的照片對比頭髮變白是因為操勞符合實證精神嗎?又頭髮變白可以決定事情的對錯嗎?」
朋友白了我一眼,落下一句:「你耳朵好硬。(或許是說我不容易被人家說服)」但不是我耳朵硬,而是我看到了在這樣的報導中「流言」的因子,所以我特別的謹慎小心。
Galaxy Tab S10 Ultra 平板 AI 工作術 | #AI平版 幫你提升工作效率!
可惜的是,反而像這樣的八卦謠言傳遞起來特別快速,因為真相常常比較無聊、嚴肅、複雜,但是謠言都具有煽動性,他們不會想要真相和邏輯來說服你,而是加入了人為的想像詮釋,「利用」你心中的偏見、立場、情感,當然,還有正義感,使你成為謠言的幫凶。
我不是因此要批評電視媒體,但這也不是網路發達的錯(延伸閱讀:當越過高牆,新媒體,正在路上),謠言本就無所不在,因為他就在人心之中,許多名嘴高談論闊讓收視率飆高的言論都是謠言,而網路上最多人按讚分享的轉貼一樣有許多是謠言。
那些第一眼讓我熱血沸騰的東西,都是我應該特別小心的東西,因為謠言看起來非常甜美,讓人就是這麼容易落入謠言的陷阱當中:
- 1,謠言其實代表著某種認同,他是某種心理狀態的真實。
- 2,傳播的動力在於尋求認同,這是處在社群中的你我成就感的來源,所以我們不自覺的對謠言直接分享、按讚,而沒有警覺。
- 3,謠言讓我們不用推翻自己,我們會不自覺贊成我們「早就」認同的想法,而不會針對具體事實重新思考,因為這會讓我們「比較好過」。
看起來謠言好棒,謠言可以讓一群人開心的聚集在一起,謠言可以讓你獲得認可和影響力,所以很多時候產生訊息的你我可能「有意的」、「無意的」在創造謠言,但我們不覺得(不警覺)自己有錯,因為我們想要獲得更多認同。
可是,謠言是一種慢性毒藥,有一天也會深深反過來傷害你我,尤其當某種謠言變成某個大群體的共識時,因為:
- 1,認同本身常常會形成一種偏見。
- 2,不對等的偏見則會形成霸凌。
- 3,把關係、觀點、信仰凌駕於事實之上,讓思考無法更新。
最可怕的就是,謠言不一定都是反對我,反而常常贊成我,於是我就被拉入一個彼此認同的圈圈裡,但卻再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街談巷議的朋友聊天中有謠言、電視新聞媒體為了取悅觀眾不時生產謠言,網路社群為了更多分享與點閱也喜愛謠言,那麼我們有沒有方法成為「謠言終結者」呢?
這裡我想強調的是,我們不一定可以成為發現真相的謠言終結者,因為那可能需要一些專業知識與研究,但我們可以成為將謠言在我們這邊「停止傳播」的終結者。(延伸閱讀:學會臉書「不讚」的方法, Facebook 好內容是你我可創造的)
我自己檢驗「所有的資訊」有三個基本步驟:
- 第一步:科學常識的判斷:頭髮有可能在小說世界以外一夜變白嗎?如果我不知道這原理的真假,我是否要選擇相信?
- 第二步:檢驗是否符合基本邏輯:拿少年時的照片對比現在頭髮變白,可以推導出是因為操勞產生的白髮嗎?每一個結論是否有足夠的證據支撐?
- 第三步:「最起碼」上網搜尋正反資料與意見。
第一、第二步都只是在我們自己腦袋裡的思考,但人是最容易欺騙自己的動物,我們腦袋裡的成見就是我們愛上分享謠言最大的幫凶。
所以最重要的是第三步,只要我們願意,上網搜尋一下正反意見、查查更多資料,我們可以獲得不一樣的看法。
我們或許無法在網路搜尋上找出真相,或許查到更多資訊只會讓我們更覺得混亂,但是,恭喜你!「感覺混亂」正是邁向真相最重要的一步,心中產生懷疑,就可以讓我們起碼成為阻止謠言從我的手上繼續傳播下去的謠言「終結者」。
因為,最可怕的其實是,我們一直對某種東西深信不疑。
本文由 電腦玩物 授權刊登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 容易群眾思考的時代…很多人都忘了該有自己的思考能力ˇ ˇ~
網路簡易 取代了原本思考能力! 甚至忘記@@